兰亚明副校长在教学督导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发布者:陈曦发布时间:2017-12-20浏览次数:3267

兰亚明副校长在教学督导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我今天在此谈 “两点体会”“三点建议”。

体会一:督导工作确确实实非常重要。因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教学秩序的稳定是学校稳定的前提,这个首先要做到。然后再不断的提升教学质量,质量是教育工作永恒的追求,这个绝对是核心,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子,所以确实督导工作非常重要。

在座的督导老师有的年纪大了,还在教学战线,非常辛苦。我感觉,我们这个团队确实非常的好。好在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大家都是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专业水准高的专家型的好老师。一般学校担任督导的教师都是德才兼备、办事公正、群众与领导都信得过的好教师。督导不是领导,但是他要有领导的视野、能力、水平,确确实实是学校的保护层。尤其像老教师,用我们通俗的话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学校也是这样子的,老教师,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是稳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队伍。当然我们督导梯队也需要老中结合,以后可以增加中年教师的比例,这样会更匹配。

第二,就是我们这个团队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热心教育事业,为学校教学工作护航。督导需要责任和担当,遇到问题是讲还是不讲,不讲实际上是对学校不负责任,对于老师也不负责任。讲吧!又怕这个老师有想法,还导致有矛盾。有时候真的会“惹事”。

第三,督导工作在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关心和帮助教师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方面也很重要。我觉得我们有这么专业型的优秀的督导老师的督和导,对教学工作和教师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体会二:督导工作是一个从督教到督学,从督管到督改的全过程工作。督导工作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做:第一是督教,是学校层面的,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我们要督和导的。这里面当然内容很丰富了,从高职教学工作来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毕业论文、教学档案,这六个方面当然是关键点。而作为开放教学的话,还有在线教学的活动、交互、课程资源呈现方式等等,这是督教。督教的目的,首先是保持教学秩序的基本稳定,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然后是监控教学的内容,就是刚刚崔校长讲的,教学的内容、方法、思想。还有就是推动专业和课程建设。这都是属于督教的范围,这里面是有两个层次:首先要确保基本的秩序;其次是要有思想、内容、方法的创新。此外,还要专注课程现实改革创新,这是督教。

第二是督学,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学和学什么。这对我们开放大学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学习和普通高校不太一样。高职院校只有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学生都在校园内,学生的基础总体上比较接近。我们面临的情况就非常复杂了,开放教育是基本没有门槛的,学习基础差异是很大的。学生知识的基础,能力水平的基础,结构、经历、经验、家庭、工作、环境等等,差别非常大,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比普通高校复杂得多。在开放大学和城市职业学院做督导工作,要求是比普通高校要高很多。因为我们战线很长,实践中的江开、城市职业学院、国开,哪个形式都有;有高职的,也有本科的;有在校生,有工作的在职员工;它还是一个系统办学,海陆空作战,三线作战,所以问题比较复杂。

督学,主要是督促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所以我们要研究学习,这个非常重要。开放大学从2013年到现在,经过了4年的探索,开放模式在各位督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慢慢地成型了,在教学模式上成型了,但是我们在学生学习的研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样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率地学习,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怎样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一些多样化或者个性化的学习知识和服务,这些是督导们今后要关心的一些问题。督学的任务非常地重。我要强调一点,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这是督学。

第三是督管。督管,就是坚持目标的导向,就是围绕教学质量目标来加强规章制度的不断健全,来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性的监控,这些都是督管的内容。要对照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教学计划来进行过程的监管,目标管理考核等等。这些都是督管方面的工作。

第四是督改。这个“改”,我想有两个改,一是推动教学改革。即教学的管理、方法、内容,机制等等,要改革,要创新,要像崔校长说的,要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式、新的任务、新的问题。“中国制造”、“三化叠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开放大学也好,城市职业学院也好,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的改革永远在路上。二是整改。即对在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其整改,就是发现的问题、方法,要督促整改,要帮助提高。这是督改。

最后是督用。“督用”什么呢?就是强化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推动厂校融合、校企的合作,引导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去。教师要能够学以致用,用得起来,要去了解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需求,这样才能够把更实用的内容教给学生,才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更具就业的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潜力。这是学以致用。

下面谈三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督导工作要加强对学校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普遍性问题的研究。要靠平时一点一点去监控、纠正来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要更好地发挥我们在座各位专家的作用。这些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型的教师能够主动地研究学校教学工作当中面临的一些重大的现实的问题和难题。转型发展谈何容易,更何况教学中的转型发展,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需要通过我们的督导来促进领学校教学的改变和人才培养的创新。

高职谈创新,开放谈培养模式,都在不断地推进,并能够更完善,更完备。比如刚刚崔校长谈到的两类教育的融合,教育教学的融合,高职与开放怎么样融合,怎么样以课程为切入点实行教改等等,这都需要督导的研究和关注。

怎样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追求的是脚踏实地,站在江苏的土地上为企业单位培养生产管理一线人才、应用型人才。这是我们要去关注的。通过我们的督导,比如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有的还是陈旧的老化的,都是以知识混合为内容的,不是运用型、技能型的,这显然不符合现在发展需求。

再就是质与量的关系。我们既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也面临事业不断地扩大。开放的规模越来越大,督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现在开放已经两万八九。再过两三年,到2020年,“十三五”结束的时候肯定要达到五万人了。2013年才两千多人,现在专业还不怎么多就已经两万八九了。明年再增加一万多,就要达到四万人。所以2020年一定会超过五万人。我们一方面在做“量”的扩张,那这个“质”怎么来保障呢?太严吧,学生会流失很多;太松又影响口碑,质量上不去也是个问题,所以要掌握好质和量的关系,把握这个平衡要有艺术,也很需要艺术。督导工作本身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就需要各位督导专家来帮助把握这个艺术。这是首先要加强研究的,以此来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其次就是要实现督导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型。学校的转型发展同时要求督导工作的相应转变。我们要从“维稳班”转向“帮扶班和维稳班”相结合。帮扶班扶谁呢,帮那些新进来的老师,年轻的老师,教学上方法、手段一直不怎么好、效率不怎么高、不怎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帮助他们提高教学的能力和水平,那么这就是稳维班变成了帮扶班相结合了。

第二点建议:从一个“监察处”变成“发改委+监察处”。我们原来都是监控,发现问题,然后去反馈,向职能部门通报,向学生通报,向校领导通报。这种反馈当然是必须的,今后也必须继续坚持。不仅如此,我们现在还要变成发改委+监察处。发改委就是引领我们学校推动改革创新,对不对?要去引领、引导,这就不一样了。然后从“裁判员”变成“教练员+裁判员”。我们原来主要是进行评价的裁判员,现在要增加职能,进行传帮带。所以刚刚孔逸萍老师给的建议我觉得很好,有的时候需要融合,需要流动,需要对话。通过教学质量办公室、人事处和教务处来共同搞一些针对当前学校教师,以及教学过程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然后还有一个角色的转换,就是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和管理者”,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从检查、监督到各种督导的关心、帮助、服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于这些工作。

第三点建议:提升信息化的水平和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从“教”和“学”两个角度来做好质量的监控和督导工作。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我们的工作若还是要更多地依靠人来做,就会忙得要死,效果还不好。只有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才能够从整体上监控,才能看到全部运行情况,才能看到整个过程,才能更全面更精准地监控质量。所以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分析绝对是未来督导工作的一个技术前提和支撑。现在学校正在研发新的教学教育平台,我建议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和信息化处要更密切地配合、合作,要把有关督导的这个模块做得更好一些。督导这个模块不能只是本部的,它还应是全省系统的,同时还应是开放的。全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前台与后台都要放进来,这一块需要做得更细和更实一些。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