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专兼职教学督导员走进江宁织造博物馆,对养老与健康教育学院《服饰美学评价》课程的实训教学情况开展调研。
该课程由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赵誉钦老师主讲授课,本次实训教学的主题是到江宁织造博物馆参观学习我国的服饰藏品,以及南京云锦面料的制造工艺和精美藏品。在参观博物馆之前,赵老师已给学生讲授了服装服饰的款式、形制及主要面料的材质等基础知识点,让学生提前了解我国传统服饰的款式和形制的流变;传统服饰纹样及纹样的寓意等。
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志愿者张秀岚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进入旗袍馆,赵老师从馆内的大红团纹吉服开始,介绍了中式服装版型与西方服饰版型的区别;从清朝服装三镶三滚的发展流变,到服装领口、门襟及袖口的二方连续机织花边装饰与面料上的团纹刺绣等传统工艺,悉心引导学生对照藏品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点。
进入云锦馆之前,恰遇馆内南京非遗传承人正在织造云锦,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云锦的制作过程。进入云锦馆,赵老师通过云锦馆内出土的内蒙古地区元代织金缎残片,介绍云锦的起源、发展及制造工艺,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我国传统服饰的制作流程及需要运用到的多种工艺手法。
此次参观学习,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博物馆的实物相结合,学生能够看到珍贵的藏品,触摸到馆内销售的传统服饰及面料等,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服饰材料与设计在古代是如何统一的,古代服饰美学有哪些传承,又是如何在实用美学的指导下进行了改进,从而能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我国服饰美学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及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张秀岚老师全程陪同,并适时补充馆中一些藏品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赵誉钦老师自始至终都表现出对专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