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第三次“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开放大学的质量观和教学质量保障探析

发布者:韩晶晶发布时间:2021-03-30浏览次数:706

326日上午,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于定淮门校区开展第三次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活动由质量办周蔚研究员主讲,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张晓副校长全程参与并针对活动作了点评和总结。

周蔚研究员的讲座主题为“开放大学的质量观和教学质量保障探析”。她结合了自己在学校质量保障领域深耕多年的理论沉淀及实际工作经验,利用多媒体课件高屋建瓴地讲解了自己对我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位、理论框架及实现路径等方面的思考,引导参会人员精准把握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深入了解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框架及要领,清晰认识到我校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积累、实践经验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首先,周蔚研究员从高等教育质量的三个理解维度方面来破题,介绍了基于社会视角、基于院校视角、基于学生视角的几种主要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她强调,有着独特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的开放大学,可基于社会视角来确立发展质量观,着眼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面向人人,适合人人,以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为使命。通过创设优质学习环境、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吸引和支持大规模学习者参与学习,提升了学习者素质,就是有质量。开放大学可基于院校视角来确立全面发展观,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学校所有的功能和活动的角度,系统地、全方位地考察和衡量开放大学整体质量,既要看人才质量和教育过程质量,还要看其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质量。开放大学的定位与使命、特色与优势决定了它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担负着社会教育的领军责任。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高,就是有质量。开放大学可基于学生视角来确立个体本位质量观,从而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特点。学生是质量主体和中心,要根据学生完善和发展的理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标和实施教育活动,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来评价教育质量。学生通过接受开放教育,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自身素质,实现了价值增值,就是有质量。

随后,周蔚研究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框架及要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上海开放大学的“6S”质量保证体系、国家开放大学的“一网三全五控”网络教学过程监控体系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接下来,她着重阐述了我校目前在质量保障领域的理论积累、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的文件制度。最后,面对我校高水平转型发展新任务,周蔚研究员结合我校当前实际,提出了以下实现路径:(一)、确立全面质量观,构建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坚持学生中心理念,在质量保障中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三)、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努力在学校内部构建质量文化氛围,将教学质量保障从外部约束转化为员工的内部需求,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张晓副校长了会议总结。首先,她高度肯定了周蔚研究员多年来的理论积累及实践真知,这次专题讲座针对性强,部门同志受益匪浅。接着,对部门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继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坚持“一月一学”讲座交流活动,深化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二是根据部门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能的学习,克服“本领恐慌”心理,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基于大数据分析手段做好江开本科课程专项督导,为江开高质量发展服务。

文:孙冰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