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殇,捍卫和平--我校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专题教学活动

发布者:陈曦发布时间:2023-12-14浏览次数:137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12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根据分管教学副校长张晓的指示精神,教务处提前做好方案,一年级新生班级的上午首节课由任课教师利用15分钟左右时间,开展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奋勇前行,培植学生善待生命、追求和平的人文主义精神,启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及全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二、三年级学生保证每个班级当天接受1次专题教学。各学院认真筹备,组织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专题教学活动,全校师生共上“思政大课”,缅怀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重温历史,汲取动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3日早晨,东校区各位老师就早早到教室做好准备。教学楼阶梯教室2-II206教室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董迅石老师和施琪老师分别给商学院23级电子商务12班和23级现代物流管理1班新生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只见她们带着同学们回顾历史,讲述南京大屠杀这场浩劫、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南京的新发展。在教学楼208教室外国语学院倪玉琴老师向学生讲述南京大屠杀事件,结合时事,引导学生不忘国耻,声音中带着哽咽。在应天校区教学楼607教室,是建筑工程学院刘彦辰老师“建筑构造与识图”课,学生是23级新生工程造价2班,刘彦辰老师在向学生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向同学们介绍张纯如所著的《南京暴行》一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中午1点整,在应天校区教学楼402室,22建筑工程技术1班的班会中,薛必芳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想法、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学们认真思考,教室中充满了纪念死难者和缅怀先烈的庄严肃穆气氛。

心怀历史,展望未来

课后,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我校教师以讲述历史、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拍摄视频短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历史铭记于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董迅石老师说,作为思政课教师,将国家公祭日融入教学,是构建“大思政”课的重要一环,向同学们介绍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同为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西诺谈到专题教学时说,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还原历史事实本身,更是要培养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专业课教师同样重视专题教学活动,结合专业内容,告诫学生铭记历史。信息工程学院夏先明老师说,在课堂上讲述这段历史,是为了让同学们铭记历史,珍惜眼前生活,学好本领,报效祖国。22室内设计2班嵇嘉墨同学说,开展以国家公祭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培养自己珍爱和平的情感,更能够激发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3电子商务1班赵轶伟同学认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应该是一个反思的时刻,它呼唤着我们对人性的深思和坚守,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不断宣扬文明、和平与团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午1001,防空警报在南京城市上空响起,全体师生静立默哀,缅怀遇难同胞,铭记悲痛历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通过国家公祭日专题教学活动,再度加深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一直以来,我校重视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开展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陆洋说,以国家公祭日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旨在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宣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袁利认为开展专题教学活动,有助于讲好历史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安全和利益。艺术学院副院长王铮表示,艺术学院上下深刻认识到必须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方能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学院通过集体默哀、专题教育等形式,带领同学们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树立铭记历史、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黎雅乐反映,我校学生主要来自江苏省和周边省份,通过在南京学习,参加专题教学活动,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警示未来。我校通过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专题教学活动,引导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陈曦 图: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陈曦、宣传部 王济宇